我学钢琴的那些年里

你相信人有天赋吗?

记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我是相当怀疑“天赋”这种东西的。

随着年龄的增长,发现好像几乎所有的能力都与后天经历产生着实实在在的联系。能够从一个人的语言行为去寻因导果,推测或许跟他的某些经历有关系。反而像“天赋”这种东西变得更虚无缥缈,开始问“真的有xx人天生更适合xx吗?”这样的问题。

但你又不得不承认,天赋这种东西确确实实存在。 当感受到它时,又确确实实羡慕嫉妒。

Beginning

说实话,我并没有弹钢琴的天赋。

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钢琴,到五年级时考过8级,初中的时候就暂时停止练琴了。依我现在的观点来看,如果说钢琴的基础是“流畅”,进阶是“理解”,高级是“表达”,那我那时顶多到达了基础阶段。即使我现在依然保持着“小孩子很难去理解一首曲子”的观点,但我也不得不承认,确实有一些具有天赋的人,天生就有着“理解”和“表达”的能力,能够把自己的情感投入到一首曲子的演奏当中,他们对音乐的敏感程度天生就很高。

我还记得那会儿,一年级的时候在琴房里跟朋友争论“上海跟北京哪个更远”,三年级的夏天因一首《庆翻身》的节奏不准确,小学的音乐老师没有让我上台演奏(整个小学弹钢琴的可能也就几个人),五年级的春天不想练琴,被老师打了好几顿,在六年级的秋天选择了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曲子 ——《彩云追月》。

那会儿我特别不喜欢肖邦,虽然我现在明白那种“不喜欢”只是一种固执;我喜欢莫扎特,每年必会弹上一首;巴赫的复调独树一帜,永远也避不开;贝多芬的曲子都太难,往往都接触不到。

我们每年都会有琴行的演出,我每年都作为那个“最老”&“弹得最好”的人上场。那会儿我可骄傲了,放眼我的所有朋友圈,没几个人会弹钢琴,即使有,那也没我弹得好。

Pause

停止的原因是,上初中,学校离得太远,学业负担加重,没时间每天花一个小时坐在琴前,安心练琴。

整个初中带给我完全不一样的感受,我并不是走的艺体生,但一个班里会弹钢琴的人并不少,考过10级的比比皆是,我也不过泯然众人。那时候我才明白,原来并不是曾经的我很优秀,只是环境使然罢了。

初中带给我的并不只是练琴的“暂停”,还有对“感受音乐”的暂停。我那会儿特别喜欢二次元,听了很多很多日语歌曲,也只是通过感官去感受音乐的好听与坏。

Restart

再一次开始是在初中毕业。我的中考全线崩盘,那个暑假,我跟爸妈说:“在家里买个琴吧,我想练。”父母还挺开心的,本以为我讨厌钢琴,想要完全放弃它。于是他们买了112m的YAMAHA,我觉得音量大小也并无所谓,所以即使便宜也便接受了。

我挣脱了考级的束缚,只练习那几年我心心念念却未能接触到的曲子:《致爱丽丝》、《梦中的婚礼》。再后来,我去了绵阳读高中,回家的次数寥寥无几,因此练琴便也搁浅了。

后来练琴的热情也渐渐消停了,不过我记得我还是尝试了很多:《秋日私语》、《City of Star》、《水边的阿迪丽娜》,我还把几年前弹过的《谷粒飞舞》、《彩云追月》拿出来练过。说实话,这些都是很简单很简单的曲子,但却很好听,而好听的同时又好像缺少了点什么(或许是难度高的曲子本身更有亮点?)。

Now

我又开始练琴了。

因为疫情的爆发,每天在家,开学也延迟了。我爱上了Sonatine bureaucratique,Erik Satie真是天才,他能够把情绪捏造的那么到位。感官与音乐共鸣的感觉,众神把你的灵魂撕裂的感觉,那种原生的,动物性的,能够引发颅内高潮的东西,那种迷人的,让人眷恋的。

我每天花一个小时练Sonatine bureaucratique,他并不难,但我还是依然在面临着“理解”与“表达”的问题,或许这种问题会伴随我弹钢琴的一生。但其实没关系,如果你觉得做这件事是一种享受,即使做的不好,你也依旧可以继续做。

结语

老爸说,弹钢琴让我养成了专注的习惯。我觉得不然,因为我在做其他事情时依然无法集中注意力。如果一定要说它带给了我什么,我觉得可能是“在弹琴的时候能够有思考的能力”,你可以在弹琴的时候奇思妙想,可以反思每一天的生活,可以去想象另一种世界,可以对每天发生的时政有自己的思考,这种留给你的特定时间段是一件很奇妙的事,就仿佛与这个时空发生了裂痕,掉入了另一个不需要焦虑、不需要担忧的平行世界。

后来我知道,这叫做“一段完全安静和属于自己的时间中和自己独处”,一种“高度专注的心流状态”。

钢琴真的是一件太迷人的东西,只是88个键,却足以表达人类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。它的门槛不高,但上限却足够不低,它拥有着独特的生命力和感染力,让每一个人都曾流连忘返。